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煤電裝機規模大幅增長,在有效支撐全社會安全穩定用電的同時,也極大促進了煤電技術進步和清潔高效發展。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三大動力”引進亞臨界發電技術,再到本世紀初引進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使我國迅速跟上*煤電技術發展步...
我國西北部,青海省共和縣的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風力發電機的葉片迎風飛轉,陽光照射蔚藍的電池板……風、光被“捕捉”進一條條輸電線。據介紹,這里的光伏、風電、光熱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通過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
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清潔轉型是能源電力行業的戰略方向,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與能源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我們一方面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要繼續推動能源生產...
將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與不連續性轉變為用戶側所需要的連續穩定供電,有兩種方式供選擇,一種方式是通過儲能(含制氫),使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能“離線”形成庫存,并在用戶側需要時平穩的釋放;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電網形成平臺,由其他能源(主要是傳統能源)生...
電力碳排放分析平臺實現了碳排放的“全景畫像”,解決了電力系統碳排放的實時、精準分析問題,為優化能源結構、促進低碳減排、協助政府出臺減碳政策提供了數據基礎與決策依據,相關成果可以有效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2021年...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對電力市場建設提出了更加明確的目標要求。電力行業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的變化,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電力市場...
綠色電力必然具有綠色屬性,但此前在無補貼風光項目收益測算中,投資人一般不會考慮綠證價格。因為一方面,綠證交易以自愿形式存在,交易總量并不活躍,如果繼續保持自愿,能否賣得出去?如果變成強制但未來海量無補貼項目涌入,4-5分/kwh的平價綠證價...
國家發改委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關于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改革,推進燃氣發電、核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業內解讀指出,此舉釋放出國家...